韵书
阴平 中間 衣冠 竿 觀看 穿 地名 同暄、煊,又人名馮煖 參考 占卜 濺濺,水疾流貌 負也 流入也 篿 扁舟 綸巾 縿 與浛同。沈也 蹿 頒通作朌 𫓶 𬸣 𫗴 𩽾 𨭉 𫍽 辿 𨟠 广
阳平 艱難 便安也 引也 硏究 沿 可汗 篿 骿 𤩽 𫄧 𫠊 𫔍 𫍯 𫘪 𬸪 𬘫
上声 斂也 舒卷 少也 欿 檿 𩾃 𬘘 𡎚 弿 𬙂 𬊤 𬸘 𪩘 𬒗
去声 災難 殿 傳記 线 樓觀 便 樹幹,幹練 舒卷 間開 冠軍 占據 躁急也 名詞 漸次 封禪 打轉、屢次 所負也 廿 隔也 嬿 𨚕 𬀪 𫮃 𪾢 𬣡 𬜬 𬘬 溿 𫢸 𬶠 奿 𬇕


  • 唐韻》以然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夷然切,𠀤音綖。 (先韻)
  • 說文》長行也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進也。《禮·射義》孔子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。《儀禮·覲禮》𢷤者延之曰升。《註》從後詔禮曰延。延,進也。
  • 又《爾雅·釋詁》長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延永,長也。凡施於年者謂之延,施於衆長謂之永。《班固·西京賦》歷十二之延祚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遠也。《史記·蒙恬傳》延袤萬餘里。
  • 又《爾雅·釋詁》陳也。《疏》鋪陳也。
  • 又《正韻》納也。《前漢·公孫弘傳》弘起客館,開東閣,以延賢人。
  • 又《集韻》及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賞延于世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稅也,言也。
  • 又《韻會》遷延也,淹久貌。《左傳·襄十四年》晉人謂之遷延之役。《註》遷延,却退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遷延邪睨。《註》李善曰:遷延,引身也。
  • 又盤屈曰宛延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颺翠氣之宛延。《註》宛延,長曲貌。
  • 又《爾雅·釋詁》閒也。《疏》謂閒𨻶。今墓道也。《左傳·隱元年隧而相見註》隧若今延道。
  • 又《韻會》州名。漢高奴縣,後魏置延州。
  • 又地名。《左傳·隱元年》至於廩延。《註》廩延,鄭邑。陳留酸棗縣北有延津。又《昭二十七年》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。《註》季子本封延陵,後復封州來,故曰延州來。又《前漢·地理志》張掖郡有居延縣。《註》居延澤在東北,古文以爲流沙。
  • 又姓。《後漢·延篤傳》篤,南陽人,爲京兆尹。
  • 又《集韻》以淺切,音演。 (銑韻)
  • 冕上覆也。《禮·玉藻》天子玉藻十有二旒,前後邃延。《集韻》或作綖。
  • 又《廣韻》于線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延面切,𠀤音羨。 (霰韻)
  • 集韻》延,及也。《張衡·西京賦》重閨幽闥,轉相踰延。望䆗窱以逕庭,渺不知其所返。《註》延言互相周通。